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人访 > 正文
哑默:世纪的守灵人
2016年12月2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当然,任何民间的诗歌势态都可以被强压下去,但是真正的诗歌是不会消失的,它们转入到了地下形成一股“隐态诗歌”,仍在继续顽强地坚守着。在这次诗歌浪潮中就有一位勇敢无畏的诗人,在黄翔先生他们受到无辜打压与迫害后,仍然义无反顾的默默地坚守着。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也是一位与黄翔先生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他的一生都在文坛艺海中默默耕耘着,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与散文,他与当代贵州诗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诗歌,他的散文都有着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并且有着特有的历史传承价值。还有的就是,他的谦和为人,他的儒雅气质,他的渊博知识都深受大家的推崇和尊敬,可他却始终都是那么低调沉稳。也许是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不得不处于这种“隐态”。
  他就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淡泊名利、不畏强权、坚持真言,却又隐于乡野、甘于落寞的,当代贵州诗坛具有大家风范的哑默先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用灵魂去创作诗歌的“隐态诗歌”流派的灵魂诗人。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哑默先生见面的那个夜晚,那是六年前的一个初冬。那天上午,贵州师大的徐泽荣教授来电话,说他的一个学生从深圳回来了,他晚上邀请了一帮朋友一起聚聚,也邀力农兄和我作陪。泽荣兄是我尊敬的老师,也是我的湖南老乡,我欣然答应了。晚上六点多,天下着毛毛细雨,有点冷。我开车在红边门附近绕了好几个圈才找地方停好车。冒着雨走进红海湾酒搂时,我忽然看到一位个子瘦小,头发有点灰白有点小卷,有点像波隆贝斯库的发型那样披散在肩上的老先生,撑着一把大伞走过来了。说实话,那把伞太大了,把他那瘦小的身子全盖住了。我觉得他有必要撑这么一把大伞吗?正因为这份好奇,我对这老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不约而同地走进了同一个包房,徐泽荣教授非常尊敬的将他请到上座,并热情地向我介绍:“这是哑默老师”。
  哑默先生这个名字,我来贵阳不久就经常听到不少朋友提起,并且每一位提起他的人都对他充满着尊敬。但我真没想到他竞然这么瘦小单薄。那个晚上,他话语不多,说话语速也不快,交谈中总是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他记忆惊人,知识渊博,我真想不到他那瘦小的身体内哪里能容纳那么大的能量?我看到有不少人来向他求证发生在好多年前的某一件事时,他都能真实详细的把当年参加的人,说过什么话,然后有什么样的结果一一摆出来,并且让询问者惊服不已。这是哑默先生给我的第一次印象。哑默先生就像一位谦谦有礼,和蔼可亲的长辈,更像一位教学育人的长辈。后来我才知道哑默先生还真的是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
  散席后,我们走出酒楼时,看到雨下得更大更猛了。好多人都没带伞只有站在大门旁等着雨停风歇。而这时只见哑默先生不慌不忙撑开大伞,与他的妻子女儿一起从容不迫的走进雨幕中。一把大伞将他的一家人遮挡得严严实实,好不自在潇洒啊。那一刻我又对他产生了更深刻印象,他真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一个非常细心体贴的长者。
  在随后的几年间,我在不同的场合都经常见到哑默先生。每一次见到他,都可以看到他身边总是围绕着不少人向他请教或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总是那么温文尔雅,不急不慢地给以解答,或者耐心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你越走近他就越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你就会越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尊敬他了。他就像一位智者在向后辈毫无保留地传授着知识。给我的感觉他像一位学者而不像一个诗人。
  哑默先生,他难道只是因为是一位长者?他难道只是因为是一位学者才这样受人尊敬的吗?我有点疑惑,我有点不解!直到有一天,也就是去年秋天在多彩贵州城1958艺术空间,在那举办的一次“联线”贵州绘画·诗歌·音乐名流沙龙艺术活动中,我第一次看到他长发飘肩,凝神稳重地朗诵他自己创作的诗歌,我看到了他充满智慧的眼神里也充满着激情。但他并没有爆发,而是像地壳下流动着的一股炽热的洪流,诗句亦如他平常的语速缓缓流动而又清晰地流淌出来。但那诗歌的本身力度和张力,却更能撞击着台下听众的心,点燃起每一位听众心中的激情。一首完了,听众用热烈的掌声恳请他再朗诵一首。这是哑默先生诗歌的魅力,但这更是哑默先生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哑默先生确实是一位内心充满激情的诗人。
  不久前,听张凯说,哑默先生出版了一本诗文集《梦中故园》,内容非常丰富、精彩。我想找他借,他舍不得没有答应。没过几天在郎寨我又遇上了哑默先生,他正在与王力农,吴若海,王强,张凯,卡西,姚胜祥,杨杰等一帮诗人作家一起交谈。我实在忍不住求书的欲望,在交谈隙间趁机向哑默先生提起他那部诗文集《梦中故园》之事,他很爽快的答应赠我一本。我知道这本文集出版量很少,很珍贵,所以张凯舍不得借给我也正常。我很想尽快读到,当即向张凯提出来了,他见哑默先生答应了送我一本,马上表示可以先借我一读。我觉得这事不能拖,没过几天我就到张凯家里借走了这本文集。拿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旦读起来就放不下了。连续几个晚上,我不管多晚回家,总要接着读下去。并且读完一段总要静思好久,反复回味。当我读完他的《长歌如梦》,我对哑默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我读完《飘散的土地》这篇史诗般的组诗,我不敢往下读了,我的心已被它紧紧抓住了,我这才真正感觉到哑默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并且是一位情感丰富,内敛于心的灵魂诗人!
  《飘散的土地》,哑默先生自己定性为“民族情感史诗,述叙东方一个古老种族在人类历史上亘存不灭的情怀”。读完全诗确实让我震撼了。这组诗的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从1976年到1986年。大家都知道,这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它刚刚从前十年的文革浩劫中走出来,正经历着整个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解放的巨大变革,我们可称之为文革后十年。在那个特殊年代,作者花十年的精力来创作这么样一部不落俗套,不入当时潮流的宏篇巨作,真不容易。这部长诗并没有过多的将笔墨花费在那短短的十年时间概念里,而是纵横捭阖,表现出作者对整个时代的思考。特别令人感概的是,哑默先生虽然在这十年中也遭受到磨难,生活上也并不称心如意,但在他的诗中我们看不到更多的抱怨,更看不到他站在自己立场上表现出的怨恨,而是站在一个身处逆境不为己,心怀天下只为人的思想家的高度来进行创作。在整部诗作里带给我们的是他对过段历史的反想与剖析,抒发出的是对整个社会的深刻认知,以及他内心深处对这块飘散的土地最挚诚的情感。
  从这点上看,哑默先生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而是一位智者一位思想家,一位真正的灵魂诗人。我从头反复读了他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大量诗作后,我对他的这份认知就更深刻了。特别是他在他的很多诗歌后面补充的那些追思文章,真的是太精彩太丰富了。在那个狂风暴雨般的疯狂岁月里,有多少人都奋不顾身地失去理智,或魔鬼缠身投入文争武斗,或自我逍遥不闻世事,还有就是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但是哑默先生都不在其中。他独守一隅,坚持着自己对诗歌的那份执着追求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求索。他自己说那个年代的诗写得很传统、道白、浅显,但我看来他创作于那个年代的诗却是真诚炽热,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中的真实情感。而并不是像那个同时代的无数庸俗之作,不是歌功颂德,就是高举砍刀杀气腾腾。
  现在你再来读哑默先生的诗,仍然清新赏目,仍然引人浮想连翩。仍然像读普西金、泰戈尔、惠特曼、纪伯伦等古典主义诗人到浪漫主义诗人,乃至现实主义诗人的诗一样,让你沉醉其中,让你分享那份纯真与纯美。在那个特殊压抑的年代,能有这么多优美的诗作产生真是一个奇迹。而他把他的诗编缉成《真与美》,也就可以想像哑默始终都是一个对生活,对诗歌充满热爱的人。当然他内心的真实情感都是从一组组诗句中流露出来,却又是压缩隐藏在这些诗句的背后,让读者自己去领会感悟。所以说中国朦胧诗的真正起始时期在哑默这里就开始了,但我认为将哑默先生称之为中国“隐态诗歌”流派的开拓者更为贴切些。当然,哑默先生的“隐态诗歌”创作并不是他自已想这么做,而是由于当时政治高压势态下的迫不得已。
  哑默先生与黄翔、北岛等诗人都是上世纪同时代的诗人,并且都是同一个诗歌战壕中的无畏斗士。但是当时大家知道得更多的是冲锋陷阵的黄翔和北岛,他们的勇敢,他们的诗歌曾掀起中国诗坛的惊涛骇浪。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同在一个战壕的哑默先生。这是为什么?其实我内心一直都有着这个疑问。难道哑默就真的只顾自己的那城郊野外的世外桃源,执守着自己那块心田而不愿去触碰当代社会那根大弦而独善其中吗?
  直到我读完哑默老师写作于一九七九年的《梦中的故乡》,后改为《给阿美利加的歌》的这篇长篇组诗时,我才知道,其实哑默先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通过诗歌去表达他的思想与探索,更没有在当下社会的大潮中迴避退缩。只是因为他的性格比黄翔要内向些,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和黄翔先生不太一样,所以他的表达方式肯定不一样。他是用一种“隐态诗歌”下的创作方式来表露自己的心迹。但在《给阿美利加的歌》这组诗作中,我看到了一个与原来完全不一样哑默先生。他的诗歌褪去了隐形隐态,而是更直接地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和强烈的倾向性,诗中他表现出的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可遏制,并且毫不隐晦。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正处于一种文革十年浩劫后的全面反思时期,尤其体现在文学诗歌方面的巨大变化。特别在诗歌创作领域,更是引发了一场自五四运动以来声势最为浩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民刊诗歌解放运动。全国各地涌现出无数的民间诗刊和青年诗人,他们从十年思想禁锢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一个个激情澎湃,心潮起伏,自创诗刊、诗社,并形成了各种诗歌流派。
  当时,地处祖国西南云贵高原的贵州诗坛也同样被卷入这大潮之中,并且还成为了这次诗歌浪潮的先行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有黄翔,哑默,张嘉彦,李泽华,赵云虎,李家华,吴若海,王强,农夫,张凯,王付,王刚,龙俊,王惠勇等人。他们首先在贵州各地自创诗社,自办诗刊,并且与全国各地的诗人团社频繁联系,形成一股影响全国诗坛的新生力量。
  一九七八年,全国诗歌浪潮更加汹涌。感觉“生命与诗歌长久受到压抑”的贵州诗人黄翔先生等人,携带诗歌《火神交响诗》于当年十月十日直奔北京,以其激奋高亢,不畏强暴,直面现实的新诗歌风格,在北京掀起了一场激进诗歌的革命。贵州这块偏僻贫困落后之地,竟然由于黄翔先生点燃的这把诗坛烈焰,引起了全国诗坛的注目,而且带动了贵州诗歌的蓬勃发展。如果当年这种势态能够正常发展下去,中国诗坛也许会产生更多的流派与风格,而不是仅仅像后来诗坛上只靠“朦胧诗”一枝黄花来强撑门面了。
  正如另外一位后来漂泊北京圆明园、宋庄艺术村等地二十多年的贵州藉著名诗人王强所言:“在朦胧诗得以公开的年代,倘若黄翔锋芒毕露的诗风受到公正的对待,那么中国诗坛时至今日的境况,将是另外一种景象”。确实是这样,如果像王强先生说的当年如果黄翔先生不被关押判刑,中国诗歌必将更加丰富多彩,百花竞放。但是,令人哀叹的是,由于黄翔先生他们的诗歌过于敏感,又太过于激进,肯定不被当局者容忍,黄翔先生被抓进了大牢,并最终流落海外,成为了一名移居美国的异乡游子。从此,中国诗坛产生了巨大变化,敢于直面现实投掷标枪的真性血性的诗歌消失了,充斥于市的只留下唯唯诺诺之声了。
  当然,任何民间的诗歌势态都可以被强压下去,但是真正的诗歌是不会消失的,它们转入到了地下形成一股“隐态诗歌”,仍在继续顽强地坚守着。在这次诗歌浪潮中就有一位勇敢无畏的诗人,在黄翔先生他们受到无辜打压与迫害后,仍然义无反顾的默默地坚守着。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也是一位与黄翔先生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他的一生都在文坛艺海中默默耕耘着,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与散文,他与当代贵州诗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诗歌,他的散文都有着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并且有着特有的历史传承价值。还有的就是,他的谦和为人,他的儒雅气质,他的渊博知识都深受大家的推崇和尊敬,可他却始终都是那么低调沉稳。也许是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不得不处于这种“隐态”。
  他就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淡泊名利、不畏强权、坚持真言,却又隐于乡野、甘于落寞的,当代贵州诗坛具有大家风范的哑默先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用灵魂去创作诗歌的“隐态诗歌”流派的灵魂诗人。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哑默先生见面的那个夜晚,那是六年前的一个初冬。那天上午,贵州师大的徐泽荣教授来电话,说他的一个学生从深圳回来了,他晚上邀请了一帮朋友一起聚聚,也邀力农兄和我作陪。泽荣兄是我尊敬的老师,也是我的湖南老乡,我欣然答应了。晚上六点多,天下着毛毛细雨,有点冷。我开车在红边门附近绕了好几个圈才找地方停好车。冒着雨走进红海湾酒搂时,我忽然看到一位个子瘦小,头发有点灰白有点小卷,有点像波隆贝斯库的发型那样披散在肩上的老先生,撑着一把大伞走过来了。说实话,那把伞太大了,把他那瘦小的身子全盖住了。我觉得他有必要撑这么一把大伞吗?正因为这份好奇,我对这老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不约而同地走进了同一个包房,徐泽荣教授非常尊敬的将他请到上座,并热情的向我介绍:“这是哑默老师”。
  哑默先生这个名字,我来贵阳不久就经常听到不少朋友提起,并且每一位提起他的人都对他充满着尊敬。但我真没想到他竞然这么瘦小单薄。那个晚上,他话语不多,说话语速也不快,交谈中总是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他记忆惊人,知识渊博,我真想不到他那瘦小的身体内哪里能容纳那么大的能量?我看到有不少人来向他求证发生在好多年前的某一件事时,他都能真实详细的把当年参加的人,说过什么话,然后有什么样的结果一一摆出来,并且让询问者惊服不已。这是哑默先生给我的第一次印象。哑默先生就像一位谦谦有礼,和蔼可亲的长辈,更像一位教学育人的长辈。后来我才知道哑默先生还真的是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
  散席后,我们走出酒楼时,看到雨下得更大更猛了。好多人都没带伞只有站在大门旁等着雨停风歇。而这时只见哑默先生不慌不忙撑开大伞,与他的妻子女儿一起从容不迫的走进雨幕中。一把大伞将他的一家人遮挡得严严实实,好不自在潇洒啊。那一刻我又对他产生了更深刻印象,他真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一个非常细心体贴的长者。
  在随后的几年间,我在不同的场合都经常见到哑默先生。每一次见到他,都可以看到他身边总是围绕着不少人向他请教或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总是那么温文尔雅,不急不慢地给以解答,或者耐心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你越走近他就越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你就会越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尊敬他了。他就像一位智者在向后辈毫无保留地传授着知识。给我的感觉他像一位学者而不像一个诗人。
  哑默先生,他难道只是因为是一位长者?他难道只是因为是一位学者才这样受人尊敬的吗?我有点疑惑,我有点不解!直到有一天,也就是去年秋天在多彩贵州城1958艺术空间,在那举办的一次“联线”贵州绘画·诗歌·音乐名流沙龙艺术活动中,我第一次看到他长发飘肩,凝神稳重地朗诵他自己创作的诗歌,我看到了他充满智慧的眼神里也充满着激情。但他并没有爆发,而是像地壳下流动着的一股炽热的洪流,诗句亦如他平常的语速缓缓流动而又清晰地流淌出来。但那诗歌的本身力度和张力,却更能撞击着台下听众的心,点燃起每一位听众心中的激情。一首完了,听众用热烈的掌声恳请他再朗诵一首。这是哑默先生诗歌的魅力,但这更是哑默先生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哑默先生确实是一位内心充满激情的诗人。
  不久前,听张凯说,哑默先生出版了一本诗文集《梦中故园》,内容非常丰富、精彩。我想找他借,他舍不得没有答应。没过几天在郎寨我又遇上了哑默先生,他正在与王力农,吴若海,王强,张凯,卡西,姚胜祥,杨杰等一帮诗人作家一起交谈。我实在忍不住求书的欲望,在交谈隙间趁机向哑默先生提起他那部诗文集《梦中故园》之事,他很爽快的答应赠我一本。我知道这本文集出版量很少,很珍贵,所以张凯舍不得借给我也正常。我很想尽快读到,当即向张凯提出来了,他见哑默先生答应了送我一本,马上表示可以先借我一读。我觉得这事不能拖,没过几天我就到张凯家里借走了这本文集。拿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旦读起来就放不下了。连续几个晚上,我不管多晚回家,总要接着读下去。并且读完一段总要静思好久,反复回味。当我读完他的《长歌如梦》,我对哑默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我读完《飘散的土地》这篇史诗般的组诗,我不敢往下读了,我的心已被它紧紧抓住了,我这才真正感觉到哑默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并且是一位情感丰富,内敛于心的灵魂诗人!
  《飘散的土地》,哑默先生自己定性为“民族情感史诗,述叙东方一个古老种族在人类历史上亘存不灭的情怀”。读完全诗确实让我震撼了。这组诗的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从1976年到1986年。大家都知道,这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它刚刚从前十年的文革浩劫中走出来,正经历着整个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解放的巨大变革,我们可称之为文革后十年。在那个特殊年代,作者花十年的精力来创作这么样一部不落俗套,不入当时潮流的宏篇巨作,真不容易。这部长诗并没有过多的将笔墨花费在那短短的十年时间概念里,而是纵横捭阖,表现出作者对整个时代的思考。特别令人感概的是,哑默先生虽然在这十年中也遭受到磨难,生活上也并不称心如意,但在他的诗中我们看不到更多的抱怨,更看不到他站在自己立场上表现出的怨恨,而是站在一个身处逆境不为己,心怀天下只为人的思想家的高度来进行创作。在整部诗作里带给我们的是他对过段历史的反想与剖析,抒发出的是对整个社会的深刻认知,以及他内心深处对这块飘散的土地最挚诚的情感。
  从这点上看,哑默先生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而是一位智者一位思想家,一位真正的灵魂诗人。我从头反复读了他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大量诗作后,我对他的这份认知就更深刻了。特别是他在他的很多诗歌后面补充的那些追思文章,真的是太精彩太丰富了。在那个狂风暴雨般的疯狂岁月里,有多少人都奋不顾身地失去理智,或魔鬼缠身投入文争武斗,或自我逍遥不闻世事,还有就是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但是哑默先生都不在其中。他独守一隅,坚持着自己对诗歌的那份执着追求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求索。他自己说那个年代的诗写得很传统、道白、浅显,但我看来他创作于那个年代的诗却是真诚炽热,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中的真实情感。而并不是像那个同时代的无数庸俗之作,不是歌功颂德,就是高举砍刀杀气腾腾。
  现在你再来读哑默先生的诗,仍然清新赏目,仍然引人浮想连翩。仍然像读普西金、泰戈尔、惠特曼、纪伯伦等古典主义诗人到浪漫主义诗人,乃至现实主义诗人的诗一样,让你沉醉其中,让你分享那份纯真与纯美。在那个特殊压抑的年代,能有这么多优美的诗作产生真是一个奇迹。而他把他的诗编缉成《真与美》,也就可以想像哑默始终都是一个对生活,对诗歌充满热爱的人。当然他内心的真实情感都是从一组组诗句中流露出来,却又是压缩隐藏在这些诗句的背后,让读者自己去领会感悟。所以说中国朦胧诗的真正起始时期在哑默这里就开始了,但我认为将哑默先生称之为中国“隐态诗歌”流派的开拓者更为贴切些。当然,哑默先生的“隐态诗歌”创作并不是他自已想这么做,而是由于当时政治高压势态下的迫不得已。
  哑默先生与黄翔、北岛等诗人都是上世纪同时代的诗人,并且都是同一个诗歌战壕中的无畏斗士。但是当时大家知道得更多的是冲锋陷阵的黄翔和北岛,他们的勇敢,他们的诗歌曾掀起中国诗坛的惊涛骇浪。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同在一个战壕的哑默先生。这是为什么?其实我内心一直都有着这个疑问。难道哑默就真的只顾自己的那城郊野外的世外桃源,执守着自己那块心田而不愿去触碰当代社会那根大弦而独善其中吗?
  直到我读完哑默老师写作于一九七九年的《梦中的故乡》,后改为《给阿美利加的歌》的这篇长篇组诗时,我才知道,其实哑默先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通过诗歌去表达他的思想与探索,更没有在当下社会的大潮中迴避退缩。只是因为他的性格比黄翔要内向些,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和黄翔先生不太一样,所以他的表达方式肯定不一样。他是用一种“隐态诗歌”下的创作方式来表露自己的心迹。但在《给阿美利加的歌》这组诗作中,我看到了一个与原来完全不一样哑默先生。他的诗歌褪去了隐形隐态,而是更直接地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和强烈的倾向性,诗中他表现出的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可遏制,并且毫不隐晦。
  你看他整整用六天的时间写完这组诗,然后他“真想一趟跑到北京去,把这一组东西贴出来,给美国,给全世界,在美国建国日的前夕,七月四号”这一天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心声。这个想法一直困扰着他,他又花几天时间不停地誊写写《给阿美利加的歌》,并且决定寄到北京去,交给北岛将诗贴到北京西单的民主墙上。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张贴出这样一组诗歌到北京西单民主墙得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啊!我的天,大家都可能以为哑默疯了。哑默先生真的疯了吗?想当年北京西单民主墙可是全中国民主大潮,民刊诗歌汹涌的风向标杆,乃至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如果当年这一组诗真的贴上了北京西单民主墙,它必將引起全国诗坛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因为这组诗的强烈倾向性必将遭到当时社会主流的打压与批判。我们可以肯定,一旦这事真的发生了,哑默先生绝对就不是今天的哑默先生了,他也可能成为了第二个黄翔。由于他的家庭出身背景,也许他的命运更有可能遭受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和迫害。反正我们是不可能在今天这个平和的日子里,在贵阳来写哑默先生了,这是肯定的。
  事实上不知是值得庆幸还是值得悲哀的是,哑默先生将诗寄到了北京,也寄到了北岛的手上,但诗终归没有贴上北京西单民主墙,而是被退回来了。也许这组诗太具有爆炸性了,谁也没有这份胆量将它贴上北京西单民主墙。诗退回来了,哑默还无不后悔地想着,“这事还是应该自已去完成”。就这样一颗差一点就要震动北京,轰动整个中国诗坛的原子弹哑火了。现在回头来看,哑默先生真的没疯,这是他作为一位诗人,一位具有贵州山民血性的思想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一次批判与呐喊,也是他内心世界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呼唤与追求。从他原本的标题《梦中的故乡》就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是说就把美国当故乡了,只是他想像中的故乡就像梦中的故乡一样和平、自由、平等。其实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梦。我读完这组诗,我眼中的哑默先生真的一下子高大威猛起来,他是一名勇敢的斗士,无畏的先锋。他的沉默与隐态只是因为没有找到爆发的机会。这故事发生在那个年代虽然早已成往事,虽然现在已经不被很多人知晓,但它确实曾经真实存在并差点就爆发了。好在这一组诗文还在,我相信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位血性诗人哑默先生的。
  今年初夏的一个下午,诗人海上从长沙过来了,王强邀请了哑默、王力农、吴若海、李勇、张凯、孙嘉雷、杨杰、郭思思、卡西等贵州诗人到郎寨和海上相聚。大家围座在一起聊的主题肯定离不开诗歌,何况他们其中不少人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并且很多诗歌都流传于世,影响力很强。所以他们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阐释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哑默先生对诗歌界很多朋友尊称他为大师,而他并不接受的阐释更是新颖独到,还有就是他对他自已刚刚出版的诗文集《梦中故园》的细微解读,确实是让我们耳目一新,对我们更好的读好这本文集提供了丰富的注解,真是太难得了,太珍贵了。我当时就坐在哑默先生旁边,看着他慈善含笑,侃侃而谈,对每一位提问者都耐心地给以坦诚精到的回答,他身上所具有的儒雅气质吸引着每一位身边的人。我心里就在想,哑默先生真不愧为当今诗坛自己不愿被称之为大师的真正大师。
  哑默先生出身贵州西南地区的名门望族之家,他父亲曾是一名成功的工商实业家。早在解放前他父亲就在老家贵州普定创办了一所中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哑默先生儿时的家庭生活是富裕的,他的学习环境也是相当好的。在那个年代他就拥有一个很大的书房,并且拥有大量的中外古典文学作品和各类书籍供他学习。作为一个世家弟子,他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教育,到现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份儒雅之气确实与他的本身秉赋及家世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与同时代出生的大多数人来相比,他是幸运的。但是随着一唱雄鸡天下白,全国解放了,他的家庭作为剥削阶级、资本家受到冲击就是必然的了。
  就在几天前,我看到了哑默先生的新作《书房人生(一)》。通过这篇文章,结合前面他的《梦中故园》,我们可以看到哑默先生的一些人生轨迹。解放后他的大书房没有了,到了文化大革命,他只有眼睁睁地看着造反派开着解放牌大卡车,从他家中一车车拖走家中的图书、古藉、唱片、字画、古玩。家中人遭受到了酷虐的批斗、迫害,他也只有退居贵阳城外的乡野孤居,在野鸭塘小学当一名代课老师。这教师生涯一转眼就是几十年,直至如今成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当然,在这漫长的几十年的艰难岁月中,哑默先生并没有被磨难击倒,他的心中有梦,有着无比坚信的文学梦。就像哑默先生自己给自己一个温文尔雅的称谓:“永恒的梦幻者”,也正如著名诗人黄翔先生对他感叹过的一句话:“老得眼睛都褪色了,还在做着文学梦”。这个梦确实很深,很远。
  今天我又看到了哑默先生新作《书房人生(二)》,我赶紧把前面的《书房人生(一)》找出来连起来看。我看第二遍时,忽然发现《书房人生(一)》文章前面还编排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这首小提琴独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于1876年,它是一首具有非常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的乐曲。该曲曲风轻缓,当你静心聆听时,你会感觉到音乐中那种隐隐的哀伤与愁怅,但同时你又会在这份哀伤与愁怅中感受到一絲絲不安的甜美。它既有哀伤悲痛的情调,又有甜美心动的韵味,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小提琴名曲。当我随着那轻缓的琴声走进哑默先生所写的字里行间时,我也感受到这篇文章中带给我的那份哀伤与愁怅,同时也感受到了苦中有乐的那份甜美心动。音乐是好音乐,文章是好文章,两者一为动一为静,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和谐交融的总体,有着一种特别的意境,让我们与哑默先生走得更近了。
  我知道哑默先生从小就喜爱小提琴,并且受到过专业刻苦的长期训练,听说年青时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手了。如果不是当时社会对他家庭的影响,也可能今天我国乐坛又多了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可是历史没有假设,它历来就是残酷而现实的。风霜雪雨几十年,他的书房几经转碾,变得越来越小,到如今已经变得小到不能再小而将变成一片废墟。悲痛哀伤的小提琴声仍在如泣如诉地在我耳边环绕着,我注视着那一片废墟中孤立的那座小红楼,我的心在滴血。可是在哑默先生的这篇纪实性文章中你感受到那份痛彻灵魂的痛了吗?看着,听着,想着,最后泪水朦住了我的双眼,心中唯有对哑默先生深深的敬佩和深深的祝福。同时,我也更加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了哑默先生“隐态诗歌”创作状态下的无奈与悲哀。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份执着。
  诗歌是不灭的灯塔,诗歌是生命的源泉。读懂了哑默先生的诗文,就能读懂哑默先生的心境。我似乎终于明白了,哑默先生为什么叫哑默了,哑为之无语,默为之不言。哑默虚为隐忍,实为蜇伏。诗歌是他一生中不悔的选择,诗歌是他心中最好的代言。他虽然身体瘦弱,但他内心强大,他虽然文风淡定,诗句含蓄,但将他的诗文连成一部史诗来读,你就会发现平静的文体下蕴藏着的是一座沸腾不息的火山。我们不得不敬佩的是,正是因为有了像哑默、黄翔先生这样一批又一批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不懈追寻着自己文学梦想的诗坛前辈们的共同努力,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才使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才使我们的诗歌得以持续兴旺繁荣,才使我们的人民的思想日益觉醒。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诗人总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先知者,也是一代社会发声的先行者,他们无私,他们无畏,他们是真的有良知的人。
  另外,从他们身上还可以证明一点,一个人无论你身处何境地,身遭何困苦,只要你心中有梦想,人生有目标,你就会活得潇洒,活得精彩。哑默先生的诗歌与散文不愧为我们贵州诗坛乃至全国诗坛的一面不倒的旗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证明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并将持续影响下去。
  我在此文落稿之前又读了一遍哑默先生的《书房人生(一)(二)》,又听了一遍《忧伤的小夜曲》。那悲痛忧伤的旋律,那沉思饱满的情感,特别是那潜伏在于无声处的一颗受伤的灵魂的呻吟与呐喊,让我看到了一颗真诚炽热的心在不倔不挠地守望着属于他的一个永恒不变的梦的家园……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吴老满)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