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台 > 正文
《散文选刊》头条聚焦扬州八怪 京城80后女作家爱上扬州购房走读
2017年7月13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刚发行的《散文选刊》(7月上半月),头条选发了一篇万余字的大散文《寻找扬州八怪》。作者是一位京城80后女作家,文章以寻找扬州八怪踪迹为线索,表达了她对扬州八怪的解读、与扬州八怪的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以及对扬州宜居生活的感受。扬州文化学者许少飞认为,这篇作品文笔流畅、灵动、优美,有思想有深度;不过,可能因为作者对扬州了解不够深入,文章有一些差错,略有遗憾。对此,作者胡烟表示非常感谢专家的指正,也向扬州读者致歉。她表示,未来将更深入地发掘扬州,写出更好的“扬州故事”。

  作者是京城80后女作家

  爱上扬州,在扬州购房圆梦

  《散文选刊》是由河南省文联主办的一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期刊,本期《散文选刊》选发了一篇原发于2017年2期《山西文学》的大散文《寻找扬州八怪》。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胡烟,原名胡俊杰,是一名80后女作家,文学硕士,曾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进修,目前为《人民铁道报》副刊编辑。她的散文创作非常丰富,作家出版社去年出版了她的散文集《哭泣的半岛》。

  胡烟说,她一直有定居扬州的梦想,直到去年,她在扬州曲江公园附近买了所小房子,这才算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寻找扬州八怪》这篇散文中,开头就写道“我想写扬州的初衷,源自我在扬州的新居。为了躲避北京可恶的霾,只好在江南安了个家。”

  “我喜欢扬州的慢生活。因为我出生在山东,山东人大多是比较务实的。像我们海边的人,父母对我的教育,基本都是,生活生活,生下来就要干活。但扬州人不是,他们饮茶,泡澡,聚会,基本延续了盐商时期的生活方式,像是漫无目的的散板式生活。”胡烟说,“我羡慕扬州人的散淡。这种散淡是温柔,对人无伤害性,暗合了中国文化的敦厚,浪漫的潜质。”

  不仅是胡烟,近年来,一批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选择定居或旅居扬州,如贾平凹、刘秉义、刘淑芳,赵致远、周啸虹、欣力等。胡烟和这些文艺界名人名家选择扬州的理由一样,都是看中扬州的人文、生态、宜居,漫步扬州,接受扬州文化的熏陶。

  今年烟花三月“回”扬走读

  追寻八怪踪迹,体悟扬州生活

  今年烟花三月,胡烟“回”到扬州。

  “总想写扬州,没在扬州买房前,就一直有这个想法,这次来了,必须要认真思考下,怎么去解读扬州。”胡烟说,自己的最大兴趣是书画艺术,也结识了一些扬州的书画家。

  “扬州最有名的书画群体,当然是‘扬州八怪’,这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抹亮色。”胡烟认为,在“扬州八怪”身上,可以看到鲜活的生活气息,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扬州,那个年代的扬州文化群体,对艺术本真的追求。相比同时代的其他书画家,“扬州八怪”更真实,更有质感,更让人觉得亲近。

  胡烟决定,以在扬州追寻扬州八怪为主线,创作一篇足够分量的大散文。

  “构思了很久,花了大概不到一周,很畅快地写完了。”胡烟寻访了金农、郑板桥、边寿民、罗聘、华喦等“扬州八怪”的踪迹,以轻灵的文笔,解读了他们的性格和作品,抒发了自己对扬州生活的感悟。虽然这样的寻找“一段时日后,我空手而归”,但文章的最后,胡烟说:“我固执地认为,他们依然在扬州”。

  扬州学者为散文“挑刺”

  建议作者将基础工作做扎实

  对于这篇散文,扬州文化学者、散文大家许少飞认为,作者的构思很灵巧,以“寻找扬州八怪”为主线,进行走读式写作,从现实到历史,不断跳入跳出,灵动、别致。

  “以前也有不少外地作家写‘扬州八怪’,但这样走读式的解读还是很新颖的。”许少飞说,作者的文字细腻通透,灵巧活泼。“文章有思想、有见地,作者对生活很有想法。”

  许少飞说,不过,这篇散文存在一些硬伤。散文开篇,作者写“曲江,连着江边的芦苇、田田的荷叶、一同入画窗棂”,“曲江”作为文章中一个现实存在的意象,多次出现。“这是作者把历史上广陵曲江,和现实中的京杭大运河搞混淆了。”

  “历史上著名的广陵潮、广陵涛,就是指的曲江潮水。当时扬州的江面被江心洲分为曲江和大江。”许少飞说,每逢潮汛之期,海潮浩浩荡荡上溯至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的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故称广陵涛。不过,随着长江入海口东移,江岸逐步南移,“曲江观涛”这一景点已经湮没。现在曲江公园东侧的,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已经和历史上的曲江没有任何关系了。

  作者在寻找弥陀巷的罗聘故居“朱草诗林”时,文中写到“弥陀巷让我好找,路人皆知的,是朱自清故居”。许少飞认为,作者这样的表述,容易让人误解朱自清故居就在弥陀巷附近,朱自清在扬州有7处故居,经过修缮整理并对外开放的朱自清故居,位于扬州安乐巷27号,距弥陀巷相距两三公里。

  对于文章中的“郑板桥是苏州人,家境贫寒,三十多岁来扬州卖画糊口”,许少飞说,郑板桥是兴化人,这一点毫无争议。郑板桥祖籍苏州,先祖在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到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郑板桥的老家兴化县,清代属扬州府管辖。板桥故居位于兴化东城湾古板桥郑家巷,这些都有明确的记载和遗迹留存。”

  “总体来看,这篇散文还是很不错的,但文章有点偏虚,虚多实少,对八怪史料的掌握和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厚。”许少飞建议,作者可以将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文章可能会更有深度和力度。

  作者感谢指正并表歉意

  努力写出更好的“扬州故事”

  昨天,记者向作者胡烟转达了许老的“挑刺”和建议,胡烟表示,非常感谢许老的热心指正,也向扬州读者表达深深歉意。

  “我对扬州的理解,对扬州的走访,还是远远不够的。”胡烟说,扬州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写作的富矿,值得好好深入挖掘。同时,扬州闲适宜居的生活,也让她迷恋。在这篇散文的最后,胡烟写道:“在扬州的小居所里呆了几个来回,心被江南的水泡软。回京后,我没了半点火气。”

  胡烟说,现在最期待的是再次到扬州,寻找石涛的痕迹,寻找大涤草堂的遗存。“石涛是引领八怪的大家,他的身上,有太多内容可写,也因此屡屡不敢轻易动笔。”胡烟说,下次去扬州,一定会遵循专家的建议,更深入更踏实地走进扬州,写出更好的扬州故事。

《散文选刊》7月刊封面

胡烟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大洋)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