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人访 > 正文
李昌鸿大师的紫壶人生
2016年11月29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江苏宜兴,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李昌鸿博物馆。工作室里,时年78岁高龄的沈蘧华,正专注地制作手中的紫砂壶,她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0年。每天到这里制壶,已成为她始终不变的习惯。她就是盛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紫砂壶泰斗李昌鸿的夫人。

与他们夫妇在紫砂壶界的盛名相比,这个工作室显得十分简陋,两张金丝楠木案台,几个塞满制陶工具的柜子,在这个工作室,他们夫妇完成了很多的可以写进历史的巨作。

然而也就是这个简陋的工作室,见证了李昌鸿夫妇相濡以沫的半世情缘,记录了一代中国紫壶大师的诞生……

紫砂界“获奖大户”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恩师顾景舟常常教导我们,要重传承、发扬、创新,如今紫砂壶艺术的发展环境优渥,紫砂人要备加珍惜。”李昌鸿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介绍,李昌鸿出生于1937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5年10月,李昌鸿与夫人沈蘧华一同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李昌鸿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鸿成公司总经理、昌华公司董事长,58年来,让他熟知了紫砂生产工艺的全过程。

1984年,由李昌鸿设计、沈蘧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开创了当代中国紫砂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的先河;1986年,李昌鸿的作品《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得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李昌鸿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李昌鸿的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随着李昌鸿的“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系列紫砂作品,先后2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李昌鸿在中国紫砂界享有了“获奖大户”的美誉。

在工作之余,李昌鸿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李昌鸿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1991年,李昌鸿合作起草的《紫砂陶标准》、《紫砂高温乳白釉制品》论文分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李昌鸿撰写的论文《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研究》(合作)获全国硅酸盐理论学术研讨论文二等奖;2002年,李昌鸿编写的《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了他与夫人沈蘧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对后人的学习很有启发。

此外,他还先后发表30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鉴于李昌鸿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入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1989年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0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得主。

专注紫砂陶刻“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装饰的一门独特的工艺艺术。”李昌鸿在其撰写的《我对陶刻艺术的一点追求》中阐述,它是运用各种锋利的雕刻钢刀,在紫砂干白后的半成品体上进行雕刻,它的装饰内容是集诗、词、歌赋、楹联;以正、草、隶、篆、甲骨、钟鼎、石鼓、简帛、碑帖的各种书体、书法来表现。集人物、山水、花卉、虫鸟、蔬果、飞禽、走兽、民间、民族吉祥图案等,用白描或写意方式用刻刀刻画装饰。

“所以紫砂陶刻艺术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于一体的陶刻装饰艺术,它的诗词歌赋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它的书画篆刻是功力很深的工艺美术,紫砂陶刻艺术也是为紫砂造型艺术向紫砂文化艺术升华的一个内容和手段。”《我对陶刻艺术的一点追求》中这样表述。

据李昌鸿考证,陶刻最早起源于制作者在壶底或壶鋬稍下,刻上作者的名字,或作者名加制作斋号,或作者名加制作年月。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如意纹盖大彬壶”的实物佐证,壶鋬稍下刻款“大彬”;又如扬州博物馆藏“六方大彬壶”,壶底刻款“大彬”;又如上海博物馆藏“虚扁”,壶底刻款“源远堂藏大彬制”;又如南京博物院藏“提梁壶”,壶子口刻款“大彬”并加盖“天香阁”印。另外,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六瓣圆囊壶”,壶底刻款“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又如“水仙花六瓣方壶”,壶底刻款“时鹏”。

“在壶底或壶鋬稍下刻上作者名或加上制作斋号的基础上,又逐步渐进到在壶身陶刻装饰。”李昌鸿考证发现。

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特大高执壶”,壶身铭“江上清风,山中明月。丁丑年大彬”。又由此进展到在器皿上铭刻赠礼交往之词,如唐云先生生前藏,“半瓜水盂”,盂身铭刻“辛亥夏五,制于正已堂,为可先老先生少山时大彬”。清·乾隆时,“圣思桃形杯”,杯铭“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圣思”,盖“圣思氏”印,后人又为杯加制了杯托并在杯托刻有铭文“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现查核为姓”蒋“潘持平注)能制陶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廿年前,简翁得此于燕市,归而宝之,杯底叶小损,微破。名手裴石民、时方以"第二陈鸣远"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昨采用宾虹老人之意,为供春壶重配盖,今岁后以鄙请,为此杯加一外托,中虚而涵纳之,趾乃定,遂为之记略,兼扬其绝艺,以光于陶史为二美。”以解释制杯人的姓名,杯上陶塑装饰之精美,杯传世之况,同时赞誉制艺名手裴石民先生为杯制托和配供春壶盖,是紫砂陶史之二美。

李昌鸿认为,紫砂陶刻与历史、人文息息相关。从这些陶刻内容的由来进化和文化艺术的升华,对后人有很多启迪。

“在文人介入紫砂艺术的年代,寄兴文学、诗句作装饰点缀,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为清·嘉道年间的溧阳县令陈曼生,以切壶、切茗、切情、切景的题词、撰句、陶刻装饰,使"名工名仕"珠联合璧,堪称绝配的美好境界。”李昌鸿告诉记者。

同时,李昌鸿对恩师顾景舟先生推崇备至。他认为,在近代历史上,恩师顾景舟大师以他顶级的文人壶艺,与当时的“海派”文人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频繁地接触交流,把当时处于“低靡”、“暗淡”的紫砂,力挽狂澜,把“文人紫砂壶”推到最高境界。

“今天壶美、字美、画美的"景舟石瓢"一壶三大师合作的作品,以1320万元成为紫砂壶拍卖史上的一个惊天价,说惊天亦不惊,那价非价,那是后人给出的唯美赞誉。当我们面对这件作品时,总是会为它的高瞻,为它浓浓的书卷气所震憾,或是思维的一次"惊蝉",或是心灵的一次"放牧",或是物外的一次"拾得",无不感慨万千。”李昌鸿补充道。

热心公益助力慈善

一场名为“紫田耕陶情·大爱中华梦”的紫砂艺术公益拍卖活动于2016年5月1日,在中国陶都宜兴举行。

殊不知,这天也是李昌鸿大师的80大寿,这场拍卖会专程是为李昌鸿、沈遽华夫妇所举办。

这是李昌鸿大师的又一次奉献爱心。在过去的岁月里,他的爱心曾让山区贫困学校、贫困学子感受到温暖。“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钱不多,是尽一份社会责任,希望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李昌鸿说。

在公益拍卖活动期间,中国紫砂艺术伉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晖、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慈善基金执行主任金树萍、宜兴市副市长吴青峰、宜兴市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无锡市文联秘书长潘基峰、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创办人时顺华、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长王俊华、宜兴市铭辰陶瓷有限公司李铭等紫砂艺术界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同叙劳动情怀,共赏紫砂艺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奉献爱心,携手度过一个温暖感人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该活动用“感恩、回望、修远”三个篇章,通过各界嘉宾感恩分享,爱心捐赠,慈善义卖,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以国宝级紫砂艺术大师李昌鸿、沈遽华为代表的劳动模范人物,一辈子坚持在劳动一线,精益求精做事,甘心生活平淡却不断永攀艺术高峰的“大国工匠”精神;用一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岗“敬业”的劳动者精神;用勤劳双手改善生活,用智慧自强创富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收弟子积极教授传播弘扬紫砂艺术,造福人民利益社会播种大爱的精神。

活动中,由李昌鸿、沈遽华伉俪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慈善基金爱心捐赠的“百福百寿狮象玉鼎,青玉四方,三星提梁,五德组壶之金、木、水、火、土,菱花组壶”等12件(套)紫砂艺术精品,通过现场义卖,共募得善款505万元,全部用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发起的品牌公益项目“善道行动”。该行动规划为:5年在全国100所高校开展国学论坛,设立国学社,让广大青少年通过学习“仁、义、礼、智、信、孝,温、良、恭、俭、让、爱”的做人理念,成长为国家栋梁人才。

强强联手传承紫砂文化

事实上,造就李昌鸿成为中国“紫砂大师”的不仅仅是他的恩师顾景舟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夫人沈遽华女士。

沈遽华对记者说:“我与先生李昌鸿,在上世纪50年代共同走上了紫砂艺术道路,于1955年拜师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门下学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紫砂艺徒、首届紫砂接班人。恩师对紫砂艺术的执著和严谨、对紫砂文化的推动和弘扬、对紫砂人才的培育和教诲,近60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俩的紫砂人生。”

沈遽华,字巨华,1939年1月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

据介绍,她的作品讲究造型结构和线型装饰,创作的新品构思新颖、形制敦厚朴雅,以紫砂光素器见长,注重器皿整体造型的神态及气势的刻划和表现。在紫砂花器方面,她曾随施福生老艺人学习花器半年,在花器上仿自然花果、虫草、藤木、枝叶,经梗化装饰表现更添情趣,屡有佳作发表。1997年入编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辞典》。

沈遽华女生在紫砂领域先后获得的荣誉有:1983年“五件一枝春茶具”荣获中国轻工业部科技成果新品评比金龙奖;1983年与李昌鸿合作“高档紫砂壶竹简茶具”荣获全国紫砂器质量优胜产品奖;1984年与李昌鸿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7年作品“狮象玉鼎”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1989年与李昌鸿合作“九龙组壶”荣获香港锦锋杯创作设计一等奖;1990年荣获中国轻工业部表彰“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1992年与李昌鸿合作“孔雀茶具”荣获中国淄博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大奖;1993年作品“如意秦权”获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国际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火神铜奖;1999年《提梁圆壶》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1999年《思源壶》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工艺绝活展示活动金奖;2001年与李昌鸿合作《仿宋提梁壶》获停放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01年12月《铜镜茶具》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02年8月作品《玉柱茶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2002“华艺杯”铜奖;2002年12月与李昌鸿合著《紫田耕陶》、《紫苑笔谈》印刷出版;2005年合作“福禄寿三星提梁”获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在上海举办的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2007年合作《五朝文化》组壶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光博览会金奖;2008年2月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8年合作“五行组壶”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花篮提梁”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一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合作“雍容”、“华贵”荣获2010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2010年作品“学士壶”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二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

从上述沈遽华女生在紫砂领域获得的荣誉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获奖作品或荣誉,是她与丈夫李昌鸿先生联手打造出来的辉煌艺术成就。

沈遽华对自己从事紫砂事业的感言是:岁月,把我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年近耄耋的老人;紫砂,把我从一个艺徒哺育成为今天的紫砂艺术大师。近60年的从艺历程,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往事和曾经的足迹。半个多世纪的紫砂春秋,经历了辛酸苦辣和甘甜香醇、起起落落和改革开放后的繁荣昌盛。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国策;感谢恩师顾景舟及其他师辈艺人的培养和教诲;感谢领导、同事和各界朋友的长期支持和关心。

在李昌鸿博物馆,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十八八十一瞬间,黑发发白四时变,紫砂壶壶艺永传承,益众公益尽微力。或许,这正是一代大师的精神总结。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秦湘尧)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