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人访 > 正文
王兆福:儿歌创作一路精彩
2020年11月8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人物档案:王兆福,山西临猗县人,高级编辑,现任小学生拼音报社社长。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少儿报纸编辑工作以来,多次荣获全国少年儿童报刊好稿件编辑奖,三次荣获优秀论文奖。2010年荣获“赵树理文学奖”。作品入选《中国儿歌大系》、《童心里的中国心》、《科普金童谣》等图书。数首儿歌刊载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菲律宾等国报纸上。著有儿歌集《动植物智趣儿歌》(两本)、《带雷达的鸟》、《365夜·科学儿歌》(两本)、《识字儿歌》(两本)等。

说到王兆福,熟识他的人往往会将他和两个标签捆绑在一起:一是“小学生拼音报社社长”,一是“知名科普儿歌作家”。前者是王兆福的官方职位,代表着他大半生兢兢业业从事的神圣事业;后者是让他引以为傲的个人角色,承载着的是一首又一首妙趣横生的科普儿歌,是《动植物智趣儿歌》、《识字儿歌》等图书的出版,是“赵树理文学奖”等荣誉的获得,是数首儿歌漂洋过海刊载于国外报纸上。

说到十几年来创作儿歌获得的丰硕成果,王兆福说:“这与我的家庭、工作、爱好密不可分。”的确,在与王兆福的交谈中,他创作儿歌的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书香之家、读写生活:播种文学创作梦想

王兆福生长于书香之家。他的父亲王文青一生和报纸结缘,早期创刊《临猗小报》,后来调到翼城县委通讯组工作,之后在《运城报》从事编辑工作到离休,一辈子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王兆福可以说是闻着墨香长大的。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对图书和报纸有种特别的情结。那时家里藏书颇丰,从识字开始,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翻看父亲的藏书。上初中之后,王兆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个人静静地阅读。因为喜欢读书,也喜欢记日记,王兆福逐渐训练出了较强的写作能力,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评为优秀作文,还常被同学们在班级里传阅。

上高中之后,刚赶上建校劳动,王兆福作为学校广播站通讯员,每天要把建校劳动中的好人好事写成文字稿交给广播站。而且,还要不时地出墙报,这样既要写稿子,又要用毛笔抄到白纸上,促使他既要读书看报,又要坚持练笔。

后来到了学校教书,王兆福带六年级语文,每天要备课,要批改作业,还要处理班级事务,但他仍坚持读书看报,并与学生一起写下水文。上师范以后,课业负担不是很重,他就从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且坚持天天写日记。1980年,他与同桌合作创作的《欢笑、嘲笑》一文发表于《运城报》。这一小小的成功,开启了王兆福的创作之路。

儿童传媒、编辑工作:开启儿歌创作生涯

1981年从运城师范学校毕业后,王兆福来到《小学生拼音报》工作。他一边看编辑专业书,一边孜孜不倦地写作。处女作《人间喜讯飞上天》(诗歌)发表在《运城报》上,第一篇童话《不逮老鼠的猫》发表在《学与玩》杂志上,第一首绕口令《姗姗与三三》发表在《中国儿童报》上。就这样,王兆福不断地写呀写,不时有作品见诸各种报刊,他在自己的儿童文学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起劲。

1996年以后,王兆福成了分管发行的副社长,事务缠身,尤其是每年要出差百天以上,很难静下心来写作,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因此被搁置一边。2000年元旦,报社要搞联欢晚会,他分管发行部,演啥节目好呢?苦恼之际他突发灵感:何不把发行中的好人好事编成顺口溜表一表呢。于是,他认真地写了一段顺口溜,表扬了大家的辛苦,宣传了大家取得的成绩。幽默风趣的快板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同时获得了优秀节目奖。这使他萌生了一个想法,顺口溜简单易写,不用花费很多精力,经常写一写,能让自己的思维与语言能力不至于被琐碎的事务工作消磨掉。从那以后,他坚持用顺口溜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

2004年下半年,他的工作岗位有所调整,出差机会相对少了,他为孩子写作的梦想又被点燃了。于是,他准备在顺口溜的基础上练习写儿歌。写什么儿歌好呢,他到新华书店看了看,发现动物、植物儿歌图书几乎没有。而且,大多动物、植物书籍都是以故事或者解说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知识,但种类繁多的动物、植物,科学准确的概念,孩子们很难记住。儿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能历久不忘。所以,他决定先从写动物儿歌开始。他先到运城新华书店去挑选书,一下子就挑选了百余本。以后,每到全国各地出差开会,他不是逛商店,而是逛书店,并且专门挑选有关动物之类的书籍。有了书,他就一本一本地看,弄清楚动物的特点之后再构思写作。

王兆福说:“当拨开所有的拦路虎,创作完一首儿歌后,那种幸福感,那种愉悦感,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是啊,他就是在这种愉悦、幸福的驱使下,在台灯的陪伴下,翻阅资料,伏案沉思,创作出一首又一首儿歌,乐此不疲。

省城工作、单身生活:高产优质儿歌

2005年2月,小学生拼音报社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将社址迁入省城太原,他随第一批随迁队伍来此工作。在这里,住集体宿舍,吃大灶饭,但却有一个好处,就是单身生活,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于是,他下班之后、双休日就是看书、创作儿歌,有时还利用双休日到省图书馆查阅资料。

就这样,一首首生动有趣的动物、植物儿歌诞生了。王兆福从创作中得到乐趣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创作定位:那就是用余生为孩子写通俗易懂的智趣儿歌,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深圳青少年报》《小博士报》《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月刊》等专门开辟栏目,连载他的儿歌。所发表的儿歌,有的还被报刊社或小读者评为好稿件,受到奖励。他从2004年开始写儿歌,到2009年已经写了500余首,足以出专集了。经过种种曲折的过程,《动植物智趣儿歌》终于于2009年6月出版发行,并由中国阅读学会经典阅读研究中心推荐。《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媒体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文世奎如此评价王兆福的动物儿歌:“这些动物儿歌不仅富有特色、巧于构思、别出心裁、隽永风趣,而且还集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蕴含多重价值,能够使读者获得艺术上的最大美感和享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戚万凯盛赞王兆福的动物儿歌:“捧读王兆福先生的动物儿歌,仍感觉奇趣无穷。这奇趣,既来自动物本身,更来自作者绘画一般的文字。”

《动植物智趣儿歌》因其科学性、智慧性和趣味性,在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2010年荣获“赵树理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评委会对这本书如此评价:“这是一部充满智慧和趣味的优秀儿童读物。在低幼儿童显现着童稚与求知的目光中,王兆福的《动植物智趣儿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画卷,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他们被带进妙趣横生的知识海洋,认识自然,开启智力,汲取成长的营养。”

《动植物智趣儿歌》出版以后,王兆福又先后出版了科普儿歌集《带雷达的鸟》和《365夜·科学儿歌》。2011年,他又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生字,创作出版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识字儿歌》。

在儿歌创作的十余年里,王兆福共创作了3000多首儿歌。对于自己的儿歌创作,王兆福认为有着双重收获:一份是给了自己幸福感和踏实感,另一份是给孩子们送了一份童年的礼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这样评价王兆福:“你不叫兆福,你叫造福,你在给孩子们造福。”

笔耕不辍、专注创作:更多题材值得期待

现在,儿歌创作已经成为了王兆福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的点滴现象和感悟都能点燃他创作儿歌的灵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儿歌问世。每每写就新儿歌,王兆福便会很“赶潮流”地将儿歌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供同行和同事们阅读欣赏。王兆福的儿歌风趣幽默、语言生动、表述准确,几乎成为了“朋友圈”中的“儿歌大王”,每首儿歌下面都有几十人点赞和评论。

当然,王兆福不会仅仅满足于科普儿歌和生活儿歌的创作,他希望自己能够用儿歌这种形式演绎、传递更多的文化,承载更有分量的内容。2014年以来,王兆福开始专注于创作“古中国”在河东系列儿歌,他用百余首精炼、通俗的儿歌,将他的家乡——运城的历史人物和名胜景点生动地演绎了出来。如今,他又开始涉足“国学儿歌”的创作。他从《论语》名言警句写起,然后要写《弟子规》,要写《三字经》等。他希望用浅显易懂的儿歌,将国学经典中的精髓重新演绎,帮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亲近国学。

“只要有合适的选题,我就会去找各种资料开始创作。我要用儿歌点亮每一天的生活,点亮每一位小读者的童年。”王兆福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张彤媚)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