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台 > 正文
杭州城市封面人物汪栋:寻找属于自己的珠峰
2019年3月4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现任浙江众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的汪栋,系安徽省宣城人,2008年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先后任职于腾讯、用友集团。2010年开始创业,期间孵化多个互联网项目平台,2016年正式推出YOU选,依托创新S2C商业模式全面革新服务业,受到行业和社会各界瞩目。2018年,汪栋被评为杭州城市封面人物,向世界展现新一代青年浙商的风貌。未来,汪栋将继续坚守价值创造,为社会与用户创造更好的服务与产品。


初出茅庐,职业方向渐明

汪栋,1986年出生于安徽旌德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年幼时父亲任职于供销社,家境还算优越。但好景不长,十岁的时候,父亲下岗,家里少了经济支柱,全家人生活顿时陷入困境,这给童年的汪栋造成极大的冲击,主动求变的基因从此深深地烙进他的骨子里。

家乡环境的变化,让他意识到发展机会有限,出去闯一闯的信念在心中萌芽,毕业后他决定出去干一番事业,改变家庭状况!

2008年,身上仅揣着借来的500元,汪栋只身来到杭州,找到一处相对便宜的农民房落脚后,口袋里只剩80块钱。

汪栋开始往返于各个人才市场,每天出门留好坐公交的钱,有时多倒一次车,午饭钱也搭进去了。晚上就买两个馒头就着榨菜吃。

“有时就在楼下超市赊账,”汪栋笑着说,“确实挺难,也有温暖。”回忆起刚离家那段时候,他还颇有感慨。而那些温暖,也让他在有能力之后,更热衷去做一些公益事业,将他在最难的时候受过的感动传递下去。

但即便这样窘迫,汪栋也没有随便选择工作,他分析自己性格开朗健谈,很适合销售工作,而且销售发展空间大,更具有挑战。汪栋不是瞻前顾后的人,有想法就付诸行动。那时互联网刚兴起,还不为大众所知,汪栋尝试了一条更为大胆与冷僻的路——移动互联网。

当时就觉得干的人越少可能机会更大,谈到这里,汪栋举了一个哥伦布的例子,当时别人都是往东寻找印度,哥伦布却往西寻找,最后发现了新大陆。其实无论向西走发现什么,哥伦布都会是第一个发现者,这是由他不同于他人的反向走决定的。

那时的汪栋,就有超乎常人的胆魄与新鲜思路。

毛遂自荐,锋芒初试

一家规模不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一份底薪600元的一线营销工作,就这样承载起汪栋最初的理想、满腔的抱负与干劲。

除了日常营销工作,汪栋选择直接面对客户,不断给自己提高要求,增加挑战,因此很快成单,颇受老板赏识。当时正好原来的经理离职,汪栋抓住这个机遇毛遂自荐,成功晋升为经理。18天,从一名员工晋升为经理,汪栋实现人生第一次蜕变。

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让汪栋没有片刻时间自喜。原经理的离职导致团队人员流失,让刚当上经理的汪栋几乎成了光杆司令,重新招人组建团队迫在眉睫。

汪栋回忆道,那个时候大多公司一天最多也就收到二十几份简历,筛选后符合的没几个,效率非常低,更何况移动互联网属于冷门行业,感兴趣的人就更少。

一边是亟待组建团队开展业务,一边是寥寥无几的青睐者。急中生智的汪栋思路一开,摒弃原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常规方法,而是主动在招聘展台前拦住两位求职者,争取到几分钟时间大声介绍公司业务,这一举动吸引了其他求职者,很快汪栋的招聘台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当天就收获了近80份简历。

突破招人这一关,就开始进入实操阶段,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经理,各方面经验储备不足,但不服输的汪栋马上为自己制定解决方案:他一方面细心观察其他经理处事方法,主动切磋求教,一方面苦学专业知识,下班后一头扎进网吧,搜索团队管理和营销的技巧、案例和经验,记录在小卡片上随时研究,并尝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就这样没日没夜坚持了半年,汪栋所带领的团队业绩可圈可点。汪栋第一次感到凭借自身努力在这个城市立足了,他将当时的感受形容为“幸福”。

得失间徘徊,认清前行的路

但人有了理想,就会不自觉地激情澎湃,认为自己能干很多事情。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汪栋,开始觉得自己的发展到了一个天花板。

尽管短短半年时间成绩斐然,汪栋甚至不容自己喘一口气,就选择在一切都安定下来的时候,离开这种安定。

回忆到这里,汪栋微锁眉头,人生的很多节点,多年后才能看出真正的轨迹。而那段看似不起眼的时间其实就具有某些里程碑意义,让汪栋从踌躇满志中真正沉定下来、理性规划。

那时有过很多徘徊和很多想法,他说,想马上进入好公司大平台,却处处碰壁,期间还做过短暂的保健品和饮水机销售也都无果而终。这段经历使汪栋认识到人生没有一步登天的路,自己还需要更多地沉淀和历练。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沉静下来之后,定力就生出来了。汪栋仍然选择在初创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锻炼,准备接受更多挑战和冲击。这一次,他挑战的是营销总监,在公司全面负责用友产品代理销售。

干嘛这么一直为难自己?”汪栋笑着说,“《孙子兵法》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我很赞同,只有不断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才能获得突破、快速成长。”

果不其然,汪栋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半个月就成功组建团队,当月就有了不错的业绩,在其后两个月均实现50%的增长,不仅在公司出类拔萃,在当时整个用友代理渠道体系里也极为出色。汪栋的突出表现使公司业务进一步扩大,团队人员增加到50多人,办公场地也从几十平米扩张到300多平方。

创业公司的历练,使汪栋全面快速成长,也让他拥有十足的自信和底气。在2010年初他如愿进入一家规模较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发展。

当时杭州市场低迷,公司很多声音都在抱怨杭州业务难以开展,但是汪栋没有被这种固守思路左右,两年杭州一线市场的实战与磨砺,让他淬炼出深邃眼光与前瞻思路,形成独到的见解与分析。汪栋坚信,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团队。

事实证明,汪栋是对的!汪栋就是一鸣惊人。短短半年时间,斩获300万业绩,在公司8个团队中名列前茅,并以此成立了分公司,拥有自己独立分配的市场份额。

除了一贯出色的业务能力,汪栋在管理才能、思维格局等综合表现上也更加成熟。

“管理者有没有把团队放在心上,就问自己在假期的时候有没有想回到团队。”汪栋是这样解释“用心经营”的。把团队当成自己的家人,挖掘每位成员的闪光点,让每个人都有成长都获得价值。但是首先,自己必须先成为发动机,去影响他们发光。

“那段时间,除了睡觉几乎把心思都放在团队上,思考团队需要什么?能给予什么?还自己捣鼓着做课件、做团队视频,至今一直保留着。”那时他身边并没什么积蓄,就借了5万元专门用于团队的经营、发展。汪栋深信,在团队经营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凝聚团队合力的基础,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创造价值巅峰。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汪栋正是以这样洞达的人生格局与智慧来经营团队。

在主动规划中坚持,成就人生高度

从2010年带着十几名员工成立分公司,到2015年团队发展壮大至300多人,尽管这一路非常顺利,但汪栋清楚团队一直停留在卖产品的阶段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早年父亲的下岗经历时刻警醒着他,他深知市场瞬息万变,当意识到变化的时候,其实已经落后,唯有主动规划、保持先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开启,汪栋敏锐嗅到“互联网+”将是大势所趋,他决心开辟一款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产品,并马上开始筹划转型。此举让很多人不理解,导致团队成员大量流失。

曾一起奋斗的伙伴相继离开,业绩下滑,市场环境日益严峻,让汪栋倍感失落和痛苦。但是他一如当年那个揣着500元钱只身来到杭州的倔小子,目光坚定脚步坚实,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轻言放弃。

开辟全新的项目和平台,对汪栋在产品、技术、运营及公司体系架构等各方面的知识结构以及管理思维都提出巨大挑战。整个团队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高尔夫思维,判断风向,谨慎决策,创业不存在如果,是谨慎也是胆魄。

时隔多年,汪栋又像第一次当上经理那样,开启疯狂学习的模式:“我那时到处接触各类互联网圈子,抓住各种机会考察其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参加各种路演活动,就是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

而他面对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营销团队,而是囊括各个职能部门的公司,加上快速变化的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让汪栋必须革新原来的管理模式,不断调整管理方法。期间也经历过部门负责人撂挑子,他需要拿出更多的包容与信任,尊重专业并接受争执的碰撞,从更大的格局考虑问题,以达成一个更好的结果。

2016年,集研发、运营、推广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浙江众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紧接着YOU选项目发布,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革新现有服务业,依托创新S2C商业模式,为用户寻找优质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在业内引起广泛影响;

2017年,随着技术发展和运营成熟,团队又针对商家研发一站式智慧经营产品YOU选商服,赋能广大中小微商家,整体实现近70%的增长;

2018年,在互联网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汪栋和他的团队反而越战越勇,商户数和用户数分别攀升至70万和900万;平台订单量和交易流水更是突破1400万和15个亿人民币,脱颖于市场。

在一次又一次压顶的困难和危机中寻求创新和突破,这是英雄的锻造路径。而提到外界微词,说他不过是赶在风口上时,汪栋淡淡一笑道: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没有容易二字,“一切好运,都不过是厚积薄发。”

谈到未来,汪栋觉得要顺势而为,跨步于时代前列,以真诚服务赢得认可,以智慧产品与时代同行。

他引用了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一个企业的天职,是替社会和用户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创新,从赋能到产业重塑,风口虽更迭不断,而创业的本质始终是坚守价值创造,为社会与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和产品。而这,也是汪栋愿意为之一直奋斗的。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依然)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